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时间:2025-07-14 20:03:03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精选语段,读品悟写。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二、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1、这篇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总—分—总”的写法,练习概述,进一步培养概括能力。

3.认字10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4.理解“浓厚、隐藏、无限、小心翼翼、欣赏、训斥、迷恋、强烈”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法布尔的像,提问:“认识法布尔吗?知道他的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法布尔,无限,暮色,纺织娘,欣赏

樱桃核,浓厚,蜗牛,中毒,小心翼翼

训斥,迷恋,殿堂,雕像,强烈

洞穴,纪念,驱散,隐藏,怒气冲冲

1.开火车、全班读。

2.讨论难点词语,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方式写的?(总—分—总)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的什么事?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在哪?(找出重点词)

2.练习用:“无论...还是...”说句子。

3.“无限”什么意思?(板书: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好奇心)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文中写了课文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是什么?(法布尔为了观察虫子、捉虫子而遭到父亲的训斥。)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请画出重点词句。)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课文没有直接写法布尔怎么找虫子,怎么入迷,怎么忘记了时间,而是从侧面——妈妈的角度写。天已经晚了,“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的农活儿都干完了,法布尔还没有回家,他沉浸在什么事情里,以至于连家都忘了回?)

(想象:当爸爸妈妈干农活儿的时候,法布尔在做什么?)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法布尔就 ……此处隐藏9890个字……地对妈妈喊着——

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为了捉到这只能唱动听歌曲的歌唱家,法布尔坚持不懈地寻找了三天,难怪他会高举着纺织娘,对妈妈大声炫耀到———

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经过努力,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此时,你就是法布尔,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高兴,激动,兴奋……

师:法布尔就是这么高兴,这么激动,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妈妈,一起来:妈妈……(指导读出兴奋和高兴)

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可以用三天时间去寻找他心爱的纺织娘,也可以为了观察虫子,一整天都趴在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一动不动。

2.请同学们认真默读4-6自然段,看看这件事的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多读几遍,看看你是不是可以用朗读把他对昆虫的浓厚兴趣表现出来。

3.生默读、勾画、练读

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谈体会。

我从“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1:他“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地很仔细,只有对昆虫很着迷了,法布尔才能够克服周边的一切困难全心全意地观察。(师随即勾画句子和词语)

生2:这个句子中的“趴”也说明法布尔观察地很仔细。法布尔深深地迷恋着昆虫,甚至在杂草丛生、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也要趴在地上细心观察,生怕错过了什么!

4.师:法布尔如此细心地观察,那他可能会看到哪些昆虫在干什么?

生1:蚂蚁搬家

生2:蜜蜂采蜜

生3:蜘蛛结网

师: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世界却是奇妙的,难怪法布尔会这么着迷。就让我们和他一起再去看看这奇妙的生物世界吧!

生:齐读句子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迷恋。

生:我从“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他拾起甲虫的动作很小心,生怕弄伤了它。

师:你能来表演一下法布尔拾起甲虫的动作吗?

生:表演

师:孩子们,从他的表演中,你知道什么是“小心翼翼”了吗?

生:“小心翼翼”就是动作缓慢,丝毫不敢松懈

师:生活中,你们会小心翼翼地做什么事情?

生1:我会小心翼翼地拿鸡蛋。

师: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拿?

生1:我怕把鸡蛋打碎了。

生2:我会小心翼翼地洗碗。

师: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洗?

生2:我怕把碗打碎了。

师:看来,对自己手里的东西很在乎时,我们做事就会小心翼翼。法布尔就是因为太喜欢这只小甲虫,生怕弄伤了它,所以他才会小心翼翼地——

师:还有哪些地方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生:我还从“欣赏”一词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法布尔已经不是简单地看甲虫,而是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甲虫。

师:生活中,我们会去什么地方欣赏什么呢?

生1:我们会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

生2:我们会去音乐厅欣赏动听的音乐

生3:我们会去电影院欣赏精彩的影片

师:哦,原来“欣赏”就是带着喜爱的心情观看美好的事物。法布尔已经把观察虫子当作是欣赏美好的事物,可见他是多么迷恋昆虫呀!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指名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生:我还从这句话中“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在别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中却是“宝贝”,这都说明他对昆虫的迷恋。

生:齐读句子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的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生:我从“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他的口袋里装着心爱的虫子,他心满意足,很高兴的样子。

师:法布尔借着放鸭子的机会观察虫子,天黑了,才回来,难怪爸爸会怒气冲冲地吼着——

生: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师:法布尔只有这一次是因为观察甲虫被爸爸训斥吗?你从哪知道的?

生:“老是”,他常常因为观察虫子被爸爸训斥

师:是的,但哪怕是这样,我们的法布尔却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中,难以自拔。这部分课文,我们从法布尔观察和捉虫子的神态、动作以及爸爸对他的态度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的迷恋。一起来读第四到六自然段。

师:在法布尔的眼中,所有的昆虫都是那么可爱,大自然的一切在他的眼中是那么美好,那么神秘,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昆虫学家……)

师:法布尔的世界只有昆虫,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观察、研究昆虫,他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昆虫。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法布尔出生于贫农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却凭着自己非凡的钻研精神和坚毅的性格坚持研究昆虫。到了87岁高龄,依然拖着他病弱的身体坚持研究写作。他所著的《昆虫记》一共有200多万字,包括219篇,向人们介绍了400多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至今,《昆虫记》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像,两个高高鼓起的衣袋好像装满了沉甸甸的昆虫。这也是我们课题的由来。(齐读课题)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法布尔的口袋装满了昆虫?

生:因为法布尔从小队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迷恋昆虫……引读: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沉甸甸的昆虫。

师:法布尔的口袋里,除了昆虫,还装了什么?

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细心观察、认真、不放弃……(板书)

(回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抓住关键词,概括全文)

(四)回顾并总结全文

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法,概括全文。

(五)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

法布尔 无限的好奇心

迷恋

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细心观察、认真、不放弃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