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计划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学计划1这学期美术教学工作已经展开,为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作如下计划。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及初步的美术技能的任务。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的独特作用。本学期美术课本着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的原则,提供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是作为本学科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配合我市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总的指导思想,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创新精神培养目标
1)初步理解创新对人的发展及国家振兴的重大意义。理解美术的表现和创造是对客观的能动反映,创造是美术的生命。
(2)具有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 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
(3)逐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大胆质询并提出个人见解。具有初步的独立构思、表现主题与内容的能力。能初步有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特质并能自我评析的能力。(4)初步具有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富有新意的构思与设计,并运用新媒材、新手法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5)逐步养成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2.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临摹、写生等基本造型技能和色彩、构图、透视等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图案、进行平面和立体设计、工艺制作等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2)初步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综合,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
(3)能初步将习得的美术知识及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解决具体问题。
(4)初步养成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视觉信息的习惯,以发展审美感知和获取视觉信息。
(5)积极参加美术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
三、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认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发挥其培养学生个体创造心理品质、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人格方面具有的独到的教育功能,作为美术学科教学应达成的重要目标来实现。
四、主要教学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主体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五)民主性原则 (六)开放性原则
五、教学内容进度:
初一: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一册1——8课;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一册9——15课;
初二: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三册1——8课;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三册4——15课。美术学科是中小学必修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美化社会生活的能力。面对21世纪的教育,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本学期本着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教学精神努力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极大刚,深刻地认识学科创新教育的意义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内涵。美术教学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实现多元教育功能,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目标;要由只重教学结果、只看课堂作业效果,转变为注重教学过程、及教学过程中思维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全面体现。要由单纯的临摹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感受、独立表现与创造;要淡化美术科目的分类,要由单一的绘画教学转变为综合的大美术教学;要由狭隘的、单调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多种文化背景、开放性的美术文化内容等,以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适宜的环境。
美术教学计划2一、所教年级现状分析:
一年级现在教学班二个,这些学生大部分接受了幼儿园教育,也接受了半年的小学教育,接触一些简单绘画。但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们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尽管这样,每个学生对美术都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这其中一些学生们由于资质较好,接受能力快,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那些没有受到学前教育的小同学,则美术能力较差,所以缺乏学好的信心,对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需要教师着重帮助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 ……此处隐藏13048个字……………1课时
会变的颜色……………………………………………………………………1课时
方格组成的画…………………………………………………………………1课时
错位的图片……………………………………………………………………1课时
躲起来的动物…………………………………………………………………1课时
拉线玩具………………………………………………………………………2课时
我们的学校……………………………………………………………………1课时
秋游……………………………………………………………………………1课时
树叶拼贴………………………………………………………………………1课时
虾………………………………………………………………………………1课时
会变的画………………………………………………………………………1课时
面具……………………………………………………………………………1课时
太空旅行………………………………………………………………………1课时
纸版画欣赏……………………………………………………………………1课时
踢毽子…………………………………………………………………………1课时
和妈妈在一起…………………………………………………………………1课时
童话故事………………………………………………………………………1课时
纸团动物………………………………………………………………………1课时
大肥猪…………………………………………………………………………1课时
爱劳动…………………………………………………………………………1课时
服装贴花设计…………………………………………………………………1课时
纸条卷折图形…………………………………………………………………1课时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1课时
美术教学计划143月:儿童画线描
1、下雨了3、蜻蜓芭蕾舞
2、猫头鹰4、蚕宝宝的幸福生活
学习良好的绘画习惯(正确的绘画姿势、绘画用品的摆放与管理、绘画的卫生习惯),能大胆作画。对线描基本技法的训练。
4月:儿童画风景
1、美丽的森林我的家
3、千眼树
2、蝴蝶
4、荷塘月色
5、月上树梢(油水分离)
通过多次线描的强化训练,对主要形体的正确把握和物体造型的再度创作。风景:过渡色的练习;色彩中的三原色与间色。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部分形体进行具体装饰,自我设计。
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两两相调为间色。
油水分离的原理。
5月:儿童画人物
1、怪脸谱3、游泳的人
2、月亮娃娃4、影子在跳舞(儿童10)
过渡色的巧妙应用,对不同形体的立体效果的处理。
人体的简单结构及性别差异。
人体正面的静态画法,脸部对称的五官。
人物的身体结构特征,尤其是各个骨关节的特征。
人物头部与四肢形体的比例
6月:组合
1、快乐的树
2、老鹰捉小鸡
3、跳舞的新疆小朋友
4、遐想
人体侧面、动态画法。
将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内容(滑梯、游戏)作为绘画情景,结合新疆特色的民族服饰和舞蹈,进行多元素的组合与创造。
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反差对比(红与绿、黄与蓝、黑与白)
儿童人物画:动态组合
美术教学计划15一、学生现状分析: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质量上差异很大,包括先天因素、后天原因、不同地区,导致对艺术课的兴趣不同。所以课堂上的理解潜力是不一样的。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算是差老师。还有就是年级差异造成的差距大,比如年龄,性格等。这要因其特点而得到控制和掌握,耐心地引导和调动他们的潜意识和思维意图,尽量缩短横向和纵向造成的差距,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低年级
1、能对色彩有进一步的了解,能运用富有儿童特色的色彩绘画作品。
2、学会手工制作,培养他们手工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来补充自己,让学生积极了解作品的题材和数据整理,锻炼自己的欣赏潜力和水平。
4、试着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去创作绘画,从中感受到不同的美。
5、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潜能和创造潜能,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
(2)中高年级
1、让学生自己欣赏中外名作,提高欣赏潜力和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的绘画技巧和形式。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绘画,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表达潜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的基本笔,能够描绘简单的小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画,增强民族自豪感。
4、对艺术人物及其功能有必要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适合必要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意识。
5、为学生创造更多直接接触生活的机会,改造生活,真正将艺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放手,充分调动自己的意图,让学生自觉思考和提问,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顾问、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区分年级差异,把握学生审美特征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结合,共同进步。
2、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用画笔描绘内心的感受,激活思维,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3、根据每个班
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教学环节,正确判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灵活,层次清晰,得当,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加以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天地。
4、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课改相关理念,领会课改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透过美术课的学习得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5、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用心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潜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职责感,发展学生创造完美生活的愿意与潜力。
6、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插图,为日记作文配图;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进行描绘、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