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14 20:01:55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

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

a 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b 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

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

①出示自学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 、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3 、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4、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②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②指名读词语

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④想读的一起读。

⑤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⑥读句子。

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

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

⑦读课文。

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a.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

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⑧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

⑨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b.指名读。

c.学生评议。《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我有一盒彩笔《识字3》说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导学案24 日记两则《风娃娃》教学案例《古诗两首》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三个儿子》教案设计22。云房子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师:谁想挑战他?

d.再指名练习,评议。

e.小组赛读。

⑩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相机出示填空题

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出示生字:兰灵艺芳

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

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

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

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写好本课生字。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课前,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教学环节紧凑,条理清楚。特别值得一提的有: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引导学生理解“学艺”一词在文中的意思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找出难读的长句子上。以往解题多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得出结论。读句子也是如此,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自己认为难读的长、难句子,这样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读,而且边读边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了引路人、导演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

二、朗读的形式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特色。

第一课时的首要任务是读好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或者读断句、读破句。然而反复多次的机械读书势必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一些学生还会注意力不集中。在设计朗读的方法和形式上,我下了一番功夫。解决了字词以后,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找到自己认为难读的长句子,然后做“小老师”领全班同学一起读。这样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地投入,没有人走神。接着让学生读课文,在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桌听,并进行评价……这样多种形式的读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读书热情。虽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去,但是课堂气氛很活跃,每个学生都不同层次地参与了互动。

当然,从细处来讲,我觉得有些环节还应斟酌。例如刚一开始问孩子“你喜欢不喜欢京剧呢?”学生刚刚接触京剧,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就算学生答“喜欢”,那多半也是违心的, ……此处隐藏23127个字……段先写课件出示:决心没有动摇——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 小朋友按着这样的顺序背一背。

6.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梅兰芳除了起早贪黑、十年如一日地练眼神,他还会练习什么?(动作、唱腔、身段)

小结:梅兰芳就是靠着这样的勤学苦练,使他的双眼——双眼渐渐灵活起来;就是靠这样的勤学苦练,让自己的眼睛——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就是靠着这样的勤学苦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板块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从梅兰芳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

小结:只要有决心,只要肯下工夫,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练出过硬的本领,我们可以用一组成语来表达,这就是——

课件出示练习中的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这是《练习6》中的一组成语,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再联系梅兰芳学艺的故事说说它们的意思。

2.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梅兰芳学艺》这一课,知道了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练就了高超的表演技艺。下面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课件出示:

蓄须明志

1938年,梅兰芳蛰居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了。当时梅兰芳未及撤离。一天,日军侵港司令酒井派人强行将梅接去,当时梅兰芳蓄须已久,酒井惊讶地问他为何留须,他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前,应该退出舞台了。”酒井无奈,终于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又有一次,在酒井举行的茶会上,许多新闻记者想把梅兰芳和酒井握手的镜头抢拍下来,用作宣传。梅兰芳都机智地避开了。以后,日军几次请梅兰芳唱一出京剧,他又以牙痛为由回绝了。

小朋友们听完这个故事,你们觉得梅兰芳除了具有高超的演技,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

总结:梅兰芳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不仅是因为他具有高超的演技,还因为他具有高尚的品质。

3.课件出示: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⑴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两个句子,比比有什么不同?课件点击字体变黄:终于

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⑵课件出示:经过( ),( )终于( )。 你们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⑶小朋友们,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第三自然段。

板块六: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全课生字。

小朋友,这9个生字是这篇课文要求会写的字。

2.课件出示“紧”“灵”

“紧”“灵”这两个生字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偏旁。“紧”的叫系字部,“灵”的上半部是把“山”字横过来了,叫横山头。

3.课件出示全课生字。

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指导描红:芳、灵、或、紧

4.课件出示“芳、灵、或、紧”的笔顺图。

请小朋友们看着笔顺图,练习书空笔顺。

5.动画逐笔描红“芳、灵、或、紧”。学生书空。

6.动画演示“或、紧”的书写要领。

或:或字横画短,左边渐渐宽,右也渐渐宽。

紧:上边宽宽戴大帽,中间系紧短又瘦,小的两点不太小。

教学备注

1.本录像课共包括六个板块。板块一:播放录像,认识大师——初步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风采。板块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板块三:对比眼神,体会变化——引发探究的欲望。板块四:抓住关键词句,领悟“勤学苦练”——理解梅兰芳怎样勤学苦练眼神,领悟人文内涵。板块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在拓展阅读中,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板块六: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六个板块涵盖了两课时的教学内容。上课教师可以整体使用,也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使用。建议第1、2、6板块在第一课时使用,第3、4、5板块在第二课时使用。

2.本录像课最重要的是第3、4板块。第3板块通过描写眼神的两个关键句的对比,引发学生去探究变化的原因,顺利地进入第4板块的学习。第4板块主要通过抓关键语句,引导走进文章,潜心咏涵语境、语意,真切地体悟大师的人格魅力。

3.录像课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空间,由现场教师指导。因为时间关系,课后的词语听写未在录像课中落实,由现场老师自行安排。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

1、学会“艺、决、活、说、话、成、名、京”8个字,会认“神、常、盯、或者、苦、终、剧”8个字,认识2个偏旁“冫”“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会写8个生字,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梅兰芳的资料,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1)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规则,共设三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流利关(流利朗读)同位两人互为“闯关员”和“守关员”。每闯一关的一面红旗。

(2)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

(3)同位分别闯关,一次没通过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

(2)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字音。

(3)我想读。全班合作读全文,谁想读谁站起来读。

二、观看录象,帮助理解。

1、欣赏一段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多媒体课件)

2、师述:他唱得多动听啊!注意他的眼神,多么有神啊!可是他刚学京剧时却不是这样,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那他是怎么苦练眼神的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再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3、学生看图、读文、画句子。

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参与游戏,体验感悟。

1、现在,老师就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来练一练自己的眼神。

2、(屏幕上打出飞翔的鸽子。)请你盯住其中一只,目光随着他移动。(屏幕上出现游动的鱼。)请小朋友注视水中游动的鱼,眼睛不能眨哟!

游戏结束了,现在有什么感受?

二、设置情境,扩展想象。

1、教师设疑引思: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同座合作表演“梅兰芳二次拜师学艺”。

3、分别请几组同学戴上梅兰芳和师傅的头饰上台表演。

4、评选“最佳演员”和“最佳观众”。

三、指导书写,重点“决、成”。

1、你会写哪些字,是怎么记的?

2、田字格出示“决、成”,教师范写。(认识“冫”“戈”,“决”左窄右宽,“活、说、话”和它结构一样;“成”字要写好横折钩和斜钩,注意书写顺序。)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书写本课生字。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